第432章 这是咱的推算!你只管追着这支骑兵往死里打!(1 / 2)

【我给他分析境遇,还跟他讲了“孝武出奔”的典故,】

你小子文官出身,读书多,还有知道的东西多,

比起那些耍刀枪的武夫,更懂得安抚人心,

这孝武出奔的典故跟恩克的情况十分贴合,

弱鸡,这个怪词形容恩克,有些损,但确实贴切,

希望他能悟懂其中的道理。

一个身处上位的傀儡,在乱局之中能苟活着,已是天大的造化了。

【他想知道老朱是什么样的人,】

【老朱当然是一个死心眼,爱猜忌,不讲武德的糟老头子,】

这个混账东西,

一天不编排咱,他就不会写日记了是吧?

真是气煞咱了,

咱哪里死心眼,哪里爱猜忌了?

咱微服私访之时,哪个人不说咱慈祥和蔼?!

还说咱不讲武德?

听起来咋像是在说咱缺德,

咱必须得给他加重差事,累死这混账,以泄咱心头之恨!

【我告诉恩克。】

【老朱是开局一个碗,缔造一个国的千古一帝,】

算这混小子识货,

从历代帝王的起步点,没有比咱更低的了,

咱就是从一个小和尚、到小乞丐开始,

靠着一个碗,缔造了大明,

还开创了这洪武盛世,

历朝历代,得国之正,无出我大明之右,

不管怎么看,

咱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。

【我和他说,只要敌人没有了威胁,老朱不会轻易动刀子,】

【他的命运如何,只有老朱才能决定。】

虽然外界看来咱非常宠信于林小子,

以为咱和他有密切的沟通,

但实际上咱都没怎么和林小子有过直接接触,

这林小子对咱的行事作风,

却是非常了解地很到位,

要是一般人敢肆意打听宫内之事,揣测咱的圣意,

咱定斩不饶,

这林小子倒是例外,

他兼差锦衣卫,与内侍交好,好像从打探过什么咱的事,

却能想到咱所想,

真是太难得了。

像恩克之事,咱的确无意重处,

咱还得给他封公爵,

好好养在京城,

以彰显咱的仁德,

当然,前提得看这小娃子,是否心悦诚服。

【传国玉玺的下落,】

【我等大军到了,让三位王爷去交涉,】

【要适当藏锋才是。】

这恩克还敢玩小九九,

也不用等老三他们到,

咱来了之后,他要是不交出传国玉玺,

就表明他不是心悦诚服,

那咱可就要和他另外算了,

咱可不允许还有北元人拿着传国玉玺在草原上跟咱大明叫板。

这林小子也是的,这样子的藏锋,根本就没必要。

为了不想风头过盛,

连进献传国玉玺的功劳都不要了,

明知道自己根本够不上功高震主,

竟然还不催着恩克上交东西。

再说,朝中的官员参劾总是避免不了的,

功劳大了,会参你有不臣之心,

功劳小了,会参你尸位素餐,占着位置不办差,

咱早就看透了,

只是咱知道朝堂上需要反对的声音,才让这种参劾制度存在。

【未来几日,要以固守为主,】

【援兵应该这几日抵达,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,让他们负责反击敌军。】

你小子的确是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,

要是换以前,咱一定要好好训斥你小子一番,

这大半年的外出办差,

你小子都是在混日子,

特别是来了北方当监军,

连咱都微服跑到最前线了,

你小子却是一直躲在大后方,磨磨唧唧地行动,不肯参与战事,

还带着教坊司,整日听曲赏舞,

把办公差当成外出游历散心。

而现在你小子却领着一千多步兵,硬扛这北元十倍多的主力,

还把敌军进攻的势头完全遏止住了,

不仅斩敌、俘虏无数,

还抓了恩克这个北元大汗,

平心而论,要是换咱上,还真不一定做得到,

行军打仗特别消耗精力,

咱可不想你小子被累垮了,以至于咱痛失人才,

不止北平行都司的援军会到,

咱这头的支援也快到了,

到时候你小子就可以不用为军事操劳了,

正好咱也亟需休息,

你小子正好跟在咱身边一起休整,

也算咱对你小子的恩宠。

朱元璋看完最新内容,将日记副本放到桌上,靠在椅子上放松思绪,

随后,他又拿起桌上的军报,仔细审阅起来。

两刻钟之后,

周兴匆匆入帐,行礼禀报道,

“禀圣上,那乌格齐哈什哈的骑兵再次后退,不过这次他们是向北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