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珠子:真是没苦硬吃!(1 / 3)

先前扶荔就曾疑惑过:太甲时期商王朝各方面都蓬勃发展,应该是缺少管理各方的官员才是。为何太甲却要陆陆续续地驱逐出身妖族的官员?

真的只是因为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吗?

这个疑惑一直隐隐绰绰在她心间,虽然没有专门思索过,却也一直没有放下过。

就在她进谏失败,站在宫门口直抒胸臆的时候,电光石火间忽然就想明白了。

——驱逐妖族官员的商王不止太甲一个,实际上从太甲往上推,一直逆推到商汤,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。只不过,有人做得隐晦,有人做得明显而已。

驱逐妖族官员只是手段,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:消除夏朝祭祀的那些神明的影响力,建立新的、独属于商朝的全新祭祀体系。

在这个物资匮乏的蛮荒时代,祭祀对整个天下来说,都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,重要到足以动摇天下共主的统治。

当初商汤推翻了夏后桀,就想改变夏朝遗留下来的祭祀,直接就遭遇了天下大旱。

从诸侯君后到平民百姓,甚至是天下的奴隶,都说这是天谴,奏请商汤杀活人祭祀上天,以平天怒。

可商汤不肯,他自己剃光了头发,自己把自己绑了起来,自己走到了祭台上,宁愿把自己当做祭品。

大雨倾盆而下,干旱之灾骤解。

这件事在后世的说法:上苍有感于成汤仁德,降甘霖以解人间困厄。

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这是巧妙地使用了春秋笔法。

在这个有真神仙存在的世界,商汤这种行为,摆明了就是携平定天下的大功德,倒逼上天在没有祭祀的情况下降雨。

再说白一点,就是不想祭祀当时尊崇的神明。

在夏朝的祭祀中,香火最旺盛的是谁呢?

有造人之德的女娲。

而女娲,正是出身妖族的圣人。妖皇妖帝神陨之后,女娲就是天下众妖朝圣的信仰锚点。

天下共主只要肯祭祀女娲,妖族中的有识之士,就愿意收敛妖形妖性,为人王效力。

成汤倒逼上苍成功之后,就想趁势用祭祀“上帝”,取代夏朝的社稷祭祀。

但女娲的信仰太过深远,天下诸侯君后都是她的信徒,成汤此举遭到了大批诸侯的反对。

为了心生的商王朝的统治稳定,此事只好不了了之。汤向天下宣布继承夏朝的社稷祭祀,并为女娲重修了庙宇,将祭祀女娲定为了商朝的国祭,与祭祀历代先王摆在了同一层面上。

可实际上,商朝的历代君王,从来没有放弃替换社稷祭祀的事。只不过把大张旗鼓,换成了潜移默化。

当然,以上这些都是扶荔的推测。

可如果她的推测接近真相,也就不难理解,为何商朝的最后一代人王帝辛,可以没有半点心理负担地在女娲庙的粉壁上,提诗亵渎女娲了。

她前世看过许多洪荒小说,作者为了自圆其说,编出各种各样的理由。其中最为人广泛运用的,就是西方教主准提暗中施法,迷惑了帝辛的心智。

可帝辛毕竟是人王,连女娲要报复他,都只敢走后宫路线,先派狐妖迷惑他的心智,让他自乱阵脚、自毁江山。

就算准提当真对帝辛施展了迷惑心智的法术,帝辛轻易就能中招,说明他心里对女娲本就没有多少敬意。

若是他们家从祖宗辈开始,就琢磨着怎么把女娲从最高神的位置上踢下去,那他不敬女娲,就太容易理解了。

今日扶荔对公子辩说这些话,也有试探自己猜测是否准确的意思。

看公子辩的反应,还是有几分准的。

因为扶荔的话触发了关键议题,公子辩很快就告辞了。他走得十分匆忙,扶荔举荐给他的几个奴隶,自然是来不及带走的。

扶荔十分善解人意,叫他有事只管先走,那几个人才随后就请家老送到府上去。

而公子辩也再次承诺:一定会先赦免他们做平民,再请他们在封邑和采邑的农官手下做事。

公子辩和闻仲不一样,他手底下的官员都是从家臣中任命的,牵一发而动全身,并不好随意任免。

对此,扶荔表示理解。

毕竟对奴隶们来说,变成平民就能避免三十赴死的命运,能不能做官都是附加值。

扶荔亲自送公子辩出门,路过明堂时,看见厢房前的桃树后面,隐隐露出赤色衣衫的一角。

她状似无意往那边看了一眼,衣一闪,当即隐没,仿佛一切都是她的错觉。

等她和公子辩相互客套着离去之后,灵珠子脚步一错,就从两人合抱粗的桃树后面转了出来,目送着公子辩离去的背影,脸上尤有愤愤之色。

他气公子辩强人所难,更气扶荔不识好歹。

有他这个保护神在,但凡她不想做的事,谁能强迫得了她?但凡她不想要的人,谁又能强塞给她?

真是没苦硬吃!

他又站了片刻,估摸着扶荔要折返了,便施展遁术,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他客居的东厢房。

=====

再说扶荔送走了公子辩,先往前院罩房找到正在处理内务的家老,辛苦他明日往公子辩府上去一趟,把那几个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