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此一役,她知道,她得多多的搞原创了。
圆娘拿师父的手帕抹了一下脸,而后望着远处盛美的湖光山色叹了一口气,定了定心神,委屈够了,她决意洗心革面,重新做人!
苏轼也默默松了一口气,他揉了揉她的头顶宽慰道:“人各有长短,当年你的师祖父不擅声律之学,作不来空洞奇诡的西昆体,屡试不第,后一心钻研文章,终成一代大儒。”
圆娘点了点头,苏洵的《六国论》她背过的,原来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还有此等坎坷的经历?!
她心中那种无地自容的羞愧感渐渐消解了些。
苏轼干咳一声,又继续爆料道:“便是为师当年科举,也是出了一些小岔子的。”
“嗯?”圆娘聚精会神的竖起耳朵,她师父参加的嘉佑二年的科举考试被称为千年第一龙虎榜,出了无数名场面,上榜及落第的奇才不少都是让后世耳熟能详的名人,瞧她师父这模样,里面还有八卦?!
苏轼脸上泛起两抹略微不自在的红晕,他压低声音自揭伤疤道:“当年礼部贡试考策、论、诗赋、墨义四门,师父有两门科目独占鳌头,论取得第二名,最后却是中的乙科四甲,你可知为何?”
圆娘眨了眨眼,慢吞吞的说道:“啊?这……难道是诗赋上出了岔子?”
“乖徒果然聪慧。”苏轼摸了摸她的头赞许道,“为师诗赋登榜末尾,差点不第。”
圆娘嘴巴张得大大的,这简直太出乎意料了,说出去谁信,那可是苏轼啊!苏轼在和她说他当年因为诗赋差点在科举上掉链子!!
苏轼有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于世,你信他作诗二五眼?!
“所以你切莫因不善诗赋而自伤,作为为师的弟子,你不善诗赋简直再正常不过了,为师当年也不擅长。”苏轼接过她的小鹿皮书包系在伞柄上,而后俯身将她一把抱起。
圆娘有些推拒,她不好意思道:“我身上都是泥点子,会弄脏师父的公服的。”
“没关系。”苏轼说道。
她已经被师父牢牢的抱在怀里了,冰冷的风雨欺不到的只有师父的怀抱,她的小脑袋窝在师父的颈侧,半晌后才道:“师父说的都是真的吗?可平日里明明有那么多人向师父乞诗求字,人人都以得到你的诗赋为荣。”
苏轼见她心情好多了,于是笑着点点头道:“自然都是真的,只是师父好学,后来把诗赋上欠的学问都补了上来。”
圆娘嗷的一嗓子,一口咬到他的公袍上,咬牙切齿道:“我跟你们这些天赋流拼了!!”
苏轼大笑,一手撑伞一手抱着她阔步而去。
圆娘又别扭的问道:“那宋老秀才说您八岁能诗,是真的吗?”
“呃……这也算不得假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吟诗也会诌,我写完暗自修改了两个月才宣之于口。”苏轼说道。
圆娘叉腰:厉害了她的师!
她曾经听过一个传闻,说以前的人写文章不打草稿,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十分潦草,但苏轼写文打草稿啊,这样就工整精彩许多,自苏轼始,其他士子做文章时也开始打草稿了,原来她师父这个“心机boy”从小就有这习惯了。
他的名声,没有一寸是虚的。
圆娘恻然:“师父,若是别人笑话你有个笨徒弟怎么办?”
“好办,”苏轼促狭的向她眨了眨眼道,“谁再嘲讽你,让他来找为师,为师倒要看看他能聪明到何种地步去?”
圆娘往他怀里钻了钻,安心了!
“再不许偷摸摸的自己躲起来哭了。”苏轼道,“有了委屈要先想到找为师。”
“嗯。”圆娘点了点头,应了。
“你再哭为师要写诗了。”苏轼‘威胁’道。
“别!我已经不哭了!”圆娘惊道!她可不想因此而青史留名,她的一世英名啊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