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(1 / 2)

两日后,圆娘风寒全愈,又到了该上学的时候。

用罢朝食,她揪着小鹿皮书包的带子有些踟蹰,虽然嘴上豪言壮语,但心底发虚,有几分怯场。

王闰之将她叫到跟前,摸了摸她的头顶,说给她选了个伴读。

圆娘错愕的抬起头,见朝云从侧门领进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,梳着双丫髻,穿着苏府女使特制的衣裳,双眉浓黑如墨,皮肤白皙似雪,鼻梁两侧有几块芝麻粒大小的淡斑,一笑嘴角上翘更添娇憨。

王闰之殷殷教诲道:“知雪,往后你跟在小娘子身边照顾,主要伺候笔墨事件,要尽心服侍,莫让她受委屈。”

知雪微微欠身行礼柔声应道:“是,夫人。”

圆娘回过神来,轻声说道:“师娘,学堂里有二哥陪着,没事的。”

王闰之笑道:“他还是个需要人看着的孩子呢,哪里照顾的周到,更何况你的院子里本来伺候的人就少,拂霜两处分神,疲于奔命,倒不如再添一个侍读专门陪你读书,拂霜也能安心打理你院子里的事,岂不更好?”

圆娘鼻翼翕动了一下,点点头道:“多谢师娘。”

王闰之温和道:“好了,就不必在师娘这里客气了,上学快迟了,赶紧带着知雪去找辰哥儿吧。”

圆娘不再纠结,三步并作两步跨过门槛,见师父和辰哥儿已经在等她了。

知雪道:“小娘子,将书包给奴拿着吧。”

圆娘将书包递给她后蹦蹦跳跳的走到苏轼跟前道:“师父,你真的要送我们去上学呀?”

“当然。”苏轼俯身捏了捏她的小鼻子,一把将她抱起,“走咯。”

辰哥儿背着书包在后面颠颠的跟着。

圆娘趴在师父的肩头上轻声哼唱:“小嘛小二郎,背着书包上学堂,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风雨狂,只怕那先生骂我懒呀,没有学问,无颜见爹娘。”

正想如何在学堂偷懒的辰哥儿闻言一怔,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看着她,用唇语悄无声息的控诉道:“坏圆妹!不许打趣我!”

圆娘见他一副又羞又窘的模样,不禁心情大好,自己咯咯的笑起来。

苏轼不知她兄妹二人的眉眼官司,见她开心,自己心情也明朗了不少。

学堂外,已经陆陆续续来了不少学生。

圆娘渐渐紧张起来,那日作诗之事对她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,至今心有余悸,看到相关的人也不自觉的会胆怯。

苏轼察觉到她的不安,伸手拍了拍她紧绷的后背以做安抚。

正当她刚想放松下来,突然听见一道十分熟悉的声音:“苏通判,您来了?”寻常的问候中夹杂着难以抑制的激动。

苏轼点了点头,将圆娘轻轻放下,而后吩咐她的陪读侍女知雪道:“把圆娘领进内堂吧。”

知雪乖巧的点了点头,她和辰哥儿一人一边一同牵着圆娘的手走进学堂。

还是坐原来的位置,学堂里已经七七八八坐了不少人。

豁牙小童陈云谏见夫子被苏轼绊住了,他又扭过头来试图跟辰哥儿说话。

辰哥儿一脸高冷,并不如何搭理人,显然是还在气他那日带头嘲讽了圆娘。

陈云谏见辰哥儿不理他,遂扭过头去准备和圆娘说话,迎头却见知雪像一堵墙似的遮在圆娘身旁。

陈云谏摸了摸鼻子,自讨没趣的回过头去。

啪嗒!啪嗒!又有学生进门的声音,圆娘并不好奇,没有抬眼去看。

却不料那人径直走到圆娘面前,站定,未语先笑。

圆娘下意识的抬头看去,却见是陈十一娘,她略惊讶了一下,问道:“你也在这里读书吗?”

陈十一娘点了点头道:“是呀,圆姐姐,你往里挪一挪,咱们坐一块!”

学堂里的桌案是长条的,理论上可以坐三人,但一般是俩俩坐一起,陈云谏是陈十一娘的阿兄又自己占了一条桌,圆娘以为陈十一娘会与她阿兄坐一起呢。

孰料,陈十一娘摇了摇头说道:“谁耐烦理他,上学不等我,还敲诈我的糕点吃,讨厌的很。”说着,她又凑近圆娘,神秘兮兮的说道,“况且,他门牙漏风,丑丑的,我怕旁人见了连我也一同取笑。”

得了,这小姑娘还是个颜控。

偏偏她自以为声音小,却不知不少学生听见了,还频频扭头去看陈云谏,看得陈云谏脸一阵红一阵白,火辣辣的,他恼羞成怒的回头瞥了陈十一娘一眼:“你回头休想抄我作业。”

陈十一娘理直气壮的回怼道:“我抄圆姐姐的。”

“哼,她上次作诗……”陈云谏还没说完呢,自己的凳子便被人踢了一下。

他气咻咻的扭头看向辰哥儿道:“苏遇,你踢我作甚?”

辰哥儿头也不抬的回道:“你很吵,夫子马上过来了。”

陈云谏忙回过头去,不甘心的说道:“还不让人说了吗?她作诗就是一言难尽啊……”

满屋子听他们斗嘴的学生也记起那日圆娘吟的《咏雪》来,都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,中间还夹杂着一两声讥笑。

圆娘沉默着捏了捏衣角,脸上又开始发热。

辰哥儿一把将手中的课本合上,站起身来高声说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