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六章(2 / 3)

吧。”

“嗯?”苏轼侧脸看了她一眼道,“说来也巧,衙门新收了一只跌下山坡摔断气的黄牛,正在衙门公厨宰着呢。”

二人眉目一对,苏轼敛笔吩咐侍立在一旁的砚秋道:“你去公厨问大厨割些,记得按市价给钱。”他垂眸问圆娘道,“要什么部位的?”

“肉最嫩的部位,还要两根筒子骨吊高汤。”圆娘回道。

“好嘞!”砚秋领命而去。

砚青去各府发放请柬。

众人收到苏轼的请柬后,都十分纳闷,不知为何观览怀素真迹要带食材?!琢磨半晌也没琢磨透,但好歹苏轼不给他们送黄花菜了,可喜可贺!

恰好明日便是休沐,他们到底要看看苏子瞻在搞什么幺蛾子!?

于是,众人纷纷按照苏轼所说,带着食材赴会。

还没登舟呢,就闻到一股极香的高汤味道,哎?不是说赏怀素真迹吗?怎么舟上好似在做饭?!

人们看了看自己手上的食材,一头雾水的登上了画舫。

苏轼端坐在火炉旁吊牛骨高汤,朝云在揪洗好的生面筋,圆娘和辰哥儿乖乖巧巧的坐在他们身旁看着,怀素真迹被砚青稳稳的抱在怀里。

众人甫一掀帘,还以为自己来错了地方,将信将疑的问苏轼道:“子瞻,这是赏怀素真迹的雅宴?”

苏轼轻轻颔首道:“不错。”

众人犹疑道:“不是食宴?”

苏轼意味深长的回道:“诸君远道而来,一定饿了吧。”

提这个众人就来气,不禁抱怨道:“你将时间定得这样早,才刚起床就忙不迭的赶了过来!”说着,他们将手中的食材一股脑塞给苏轼道,“给你!请我们喝热羹!不然我们不依的。”

此举正中苏轼下怀,他乐呵呵道:“这不是怕诸君听说我这有怀素的墨宝,在家里坐不住,迫不及待的想着一睹为快嘛!”

有人回过味儿来问道:“子瞻,你这是请我们赏宝的架势吗?怎么总觉得哪里不对劲?”他有种自投罗网的感觉是怎么回事?

这时,不知是谁眼尖看到了泡发好的黄花菜,大惊道:“好你个苏子瞻!在这儿等着我们呢!我就说嘛!好好的休沐日不在家睡懒觉,非得邀我等来游西湖,还以怀素墨宝为饵,这分明是在钓鱼嘛!!”

“你们有一个算一个,不也都上钩了!”苏轼气定神闲的说道。

众人绝倒,最近大家都被苏轼家的黄花菜折磨的不轻,甚至对苏轼都敬而远之了,生怕被他扯住再赠二斤,没成想诡计多端如苏子瞻!还是被他骗了来,这找谁说理去?!

陈知州简直怕了苏轼,他连忙摆手拒绝道:“我来之前垫了两块点心,这会儿不饿,你们吃,你们吃。”

诸君闻言也纷纷摆手道:“我们也不饿!”

苏轼笑问:“果真不饿?”

众人异口同声的回道:“真不饿!”

苏轼一脸遗憾道:“真可惜,我那乖徒从梦里得了神仙方,诸位竟然都无此等口福。你们暂且等等,这汤吊了两个时辰了,我将配料下锅马上就好,吃完再赏墨宝。”

他一边说,一边往锅里下料,香味十分霸道,噌噌的直往人鼻子里钻,甚至有人饥肠辘辘。

苏轼只当没听见,不仅如此,他还故意刺激道:“既然诸君不吃,我便少做些,免得浪费粮食,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啊。”

圆娘在一旁配合道:“师父,我要喝满满一大碗。”

辰哥儿真不想吃黄花菜,但他是个捧场王,这方子是圆娘提供的,再不爱吃也要尝尝再说,于是他预定道:“爹爹,我也要喝一大碗。”

苏轼温和笑道:“好!”

他边下料边慢条斯理的用汤勺搅动汤面,沸锅咕嘟咕嘟的翻滚着。

黄庭坚凑过来说道:“苏公,我也要喝一碗。”

“行!”苏轼爽朗应道。

头一锅胡辣汤出锅,苏家师徒(父子)每人得了满满一大碗,吸溜吸溜的喝,又香又辣,开胃暖心!

黄庭坚捧着碗转着圈的喝,闷头喝,并不说话,末了,他看向苏轼道:“苏公,我还想再来一碗!”

苏轼指了指锅道:“自己盛!”

周围人好奇的问黄庭坚:“鲁直,这汤真这么好喝?”

黄庭坚捂着锅道:“不好喝,不好喝,我只是饿了。”话虽如此,他盛汤的动作比谁都快!

第二个喝完的竟然是辰哥儿,他抱着碗又盛了满满一大碗,而后才腾出功夫来对圆娘说道:“圆妹,我输了,下一旬的算目题我包圆了!”

众人一看这架势,这汤哪里像不好喝的模样?分明是非常好喝,黄庭坚这厮怕他们抢罢了,这奸滑小子!

众人不管三七二十一,蜂拥而至,抱碗盛汤,顷刻之间,锅里竟然一滴都不剩了。

苏轼抱着空碗欲哭无泪道:“我说诸君,你们倒是给我留点啊,你们是来赏墨宝的!”

“不!我们是来喝汤的!”诸君异口同声的答道。

苏轼只得坐在锅旁重新熬汤,众人边喝自己碗里的汤,边虎视眈眈的盯着锅里的,苏轼头皮一麻道:“圆娘,快,把碗递给师父,你抢不过这群饿死鬼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