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点口味偏辣一点的菜。
其中一道就是——油焖鸡。
那时候她去首都,吃到这道菜的时候,觉得它像云省菜和北省菜的“混血儿”,还是混的很和谐统一的那种,兼具云省菜的热带风情和北省菜的粗犷大气。
味道鲜咸微辣,口感软糯绵密,又重油重盐,饱腹感十足。
总的来说——适合当兵的。
黎安安开始处理鸡肉。
其实这个菜适合用鸡腿肉,嫩滑不柴,像鸡胸肉那一块,就比较柴,她觉得鸡胸肉只有用来减肥是最好的,其它时候都很鸡肋。
但是现在不可以嫌弃,她已经不是在去超市可以直接单称鸡腿肉的现代了,现在吃鸡就是一整只鸡,哪能挑挑拣拣呢。
所以黎安安只能把鸡胸肉剁得更小块儿一点,这样才能更容易吸汤汁。
唉,啥时候市场能开放啊,她倒不想做买卖,赚大钱,她想花钱!现在有钱都花不出去。
一边想着上辈子的事,黎安安一边也把鸡肉都处理好了。
两只肉还算嫩的小鸡。
一只太少了,不够吃。
要不说她还是得在袁家混呢,一般人家也受不了她这么大手大脚的。
拿来几个土豆切块儿,放进锅里蒸熟,尽量把块儿切得小一点,黎安安喜欢这道菜里土豆呈土豆泥那种状态,但是又不能完全是土豆泥,还需要有一些小的土豆块,口感更丰富。
再拿来一罐番茄罐头,撬开,放在一边。
这道菜特别吃油,所以需要先放进锅里很多油,多到黎安安都有点心疼的程度。
然后放姜末、蒜末等,主要是需要加入大量耗油,油焖鸡的咸味基本不靠盐,也不需要放盐,全靠耗油来提供咸鲜味。
接着放入鸡肉,炒熟。
然后放入番茄、土豆,再加入适量调料,继续焖煮。
感觉副食品店买的番茄罐头味儿还是不够,黎安安趁人不注意从系统中拿出两个番茄,去皮,捏碎,毁尸灭迹,放进锅里。
最后出锅的时候再放葱花香菜。
话说,有人不吃香菜葱花嘛,不重要,这道菜里没有香菜和葱花最后提味儿,香味也要打个折扣,不管了。
黎安安把完成度95%的油焖鸡放到一边,接着开始做辣炒田螺。
如果说油焖鸡的味道还算是香而不散,像是那种被表扬还憨厚地摸摸脑袋的乖孩子。
那辣炒田螺就是那种大声向全世界宣布它来了的自信飞扬的孩子!
俗语有云——“三月螺,赛过鹅”,俗语还云——“清明螺,赛肥鹅”。①
咱也不知道怎么都拿田螺和鹅比,而且时间还有差别,但是不得不说,侧面反映出了大家对田螺的喜爱。
不过黎安安觉得,一年四季都是吃田螺的好时候。
试问哪个大排档没有卖田螺小龙虾的,简直是大排档里的明星美食!
每个路过的朋友都忍不住为它驻足。
盛夏的时候黎安安就喜欢给自己炒个田螺,打开综艺,享受一个人的悠闲时光,美哉。
黎安安把袁团长已经处理好的田螺拿过来看了眼,不错,当兵的干活就是利索。
开始做田螺之后,黎安安还在思考,哪天得把火锅底料弄出来,现在牛油比较难弄,做点清油的也成。
夏天到了,做个烤鱼、田螺、小龙虾什么的,都特别合适。
开始炒田螺之前,黎安安探头对在客厅陪孩子玩儿的陈大娘预告了一下,赶紧跑吧,再不跑晚啦。
一会儿炒辣椒的时候屋里待不住人,去隔壁串门去吧。
陈大娘听劝,带着奶瓶,毛巾就火速逃离现场。
看家里没人了,黎安安开始起锅烧油,放调料,先来个微辣版,给不吃辣的人,虽然她觉得微辣版不够劲儿,但是厨师最不应该的就是把自己的味觉感受凌驾在他人之上,食客的感受最重要。
再来个加辣版,看着都吓人的辣椒一放进去,呛人的辣味就开始迅速扩散——
这年代还没有抽油烟机,那辣味儿像冲击波一样,一股一股地向周围扩散,辐射范围包括左右邻居。
黎安安还好,有经验,咳了几下就没事了。
陈大娘刚到周家,屁股刚坐稳,那辣味就追过来了,也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开窗,没有阻隔可不就直冲进来了。
小石头本来就味觉嗅觉敏感,此刻也打了几个小喷嚏。
不过瞅着还好,小脑袋瓜还摇晃着够这股味道呢,不愧是有湘省血脉的孩子,不能吃辣的年纪已经对辣开始好奇了,基因里带着的,这是。
张荷花探头探脑,都想去袁家看看了,“什么辣椒啊,这么辣,她这是加了多少啊?”这是做菜还是炸辣椒呢。
其实黎安安还从系统里偷渡了几根系统里的辣椒,好不容易做一次田螺,可不得最大限度满足口腹之欲。
她就爱吃辣,那就必须用点够味儿的,辣的香,辣的不燥,辣的夺人眼球,吃了一次就想下一次。
其实这股辣椒味就是刚开始感觉比较呛人,后来放田螺和其它调料之后就慢慢缓和下来了。
但是另一种更醇厚鲜辣的酱香味随之而